2024-11-25 17:11:17 | 来源: 互联网整理
家与学校,是孩子成长的两大支柱,共同支撑起孩子学习、生活和发展的天地。家校关系是否稳固,不仅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质量和积极性,更关乎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。
近年来,家校关系话题频频引发热议。有的家长将学校视作孩子的“看护所”,稍有不满便苛责老师;有的老师则过度依赖家长资源,小到教室清洁、大到物资采购都成了“家长作业”;有的家长群滋生攀比、指责之风,让教师和家长都“压力山大”……这不仅不利于家校互信,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。
表面上看,有的摩擦是因为沟通方式出了错,有的是行为举止失了分寸,但根源上,背后折射出的是认知问题——家校双方没有在育人职责分工上达成共识。
要想不缺位、不越位,需要家校双方对各自育人职责认识到位。一方面,家长要正确理解学校的功能,不能把教育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,自己当起“甩手掌柜”,也不能越俎代庖,对学校和老师指手画脚。另一方面,学校需要正视认识家长的角色,家长不是学校的附属,引导家长参与育人工作也不是简单发号施令。学校不能不顾家长实际情况摊派任务,强制要求家长配合、响应,把自己应当承担的管理责任撇到家长身上;更不能产生家长应该“供”着学校的思想,让家长丧失育人的主体性。
协同育人,学校是“主阵地”,家庭是“大后方”。学校和家庭,不是争夺教育主导权的博弈关系,更不是针锋相对的对立关系。作为孩子成长之路上最重要的两方,心往一处想,劲儿才能往一处使。双方要围绕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共同目标,在教育互动同发力,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,多参与但不代劳,方能打破隔阂、消弭分歧,进而形成真正的分工,达成真正的协同。
如何协同?不少地方形成一些有益经验。例如山西长治一所中学开展“家长大讲堂”“家长沙龙”,家长们主动走上育人实践舞台;北京某小学探索实施学生“自成长计划”,把学生自主学习、家长协助管理和教师合理指导有机结合;大连一家幼儿园设置微信群公约,积极营造和谐交流氛围……这些实践受到家长和校方好评,让我们看到家校协同育人蕴藏的无限可能性。
明确家校各自职责,还需完善相关政策制度,这是和谐家校关系的重要基石。近日,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《家校社协同育人“教联体”工作方案》,对学校、家庭等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分工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,指出学校要听取家长、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建议,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,主动协同学校教育。相信随着实践的推进,家校分工协同将更加清晰明朗。
孩子就像幼苗,在成长过程中,需要家庭和学校这两大支柱帮助幼苗生出抵御风雨的根系和枝干。只有明确各自发力方向、职责分工,才能汇聚育人合力,家校双方才能共同为孩子们搭建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平台,撑起“幼苗们”成长的绿荫。
来源:
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题:“创新”“成长”特色鲜明 优质科技企业竞相涌现——创业板高质量发展透视
新华社记者姚均芳、刘慧、刘羽佳
15年间,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一个新的资本市场板块发展壮大。
2024年10月30日,设立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,迎来开市15周年。创业板上市公司呈现什么样的发展特征?科技企业如何成长?通过对创业板全景透视,能够得到其中的答案。
研发投入聚集形成规模 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
创业板自诞生之初就被寄予了服务经济转型、孕育未来产业的使命。
从开市之初的28家上市公司,到汇聚1358家上市公司、总市值超12万亿元……以服务创新创业为方向,创业板为我国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增添助力。
一组数据验证了创业板的创新属性:
——15年来,创业板公司累计总研发投入近万亿元,2023年板块总体研发强度超5%,高于A股平均水平1.78个百分点,研发人员合计超57万人;
——截至10月29日,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占九成,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共计920家,占比近七成;
——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生物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相关公司总市值超9万亿元,占板块比重达75%。
“创新是创业板公司的鲜明属性。创业板培育了一批聚焦主业、坚守创新、业绩优良的优质科技企业,展现出创新实力和成长动能。”申万宏源研究所总经理助理刘洋说。
宁德时代、迈瑞医疗、华大九天……众多新质生产力企业在创业板创新成长,成为各自领域有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。
截至目前,创业板投资者数量超5000万,近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平均在五成左右,较创业板成立以来前10年平均38%的水平明显提高。
同时,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识增强。2023年,现金分红总额达1172亿元,同比增长近四成。已有148家公司公布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预案,数量为去年同期的2.7倍。
融资、股权激励、并购重组 制度创新助力企业成长
在资本市场助力下,成长是创业板公司的显著特点。开市当年,创业板尚没有公司的年收入超过30亿元或净利润超过5亿元。如今,已有219家创业板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,94家创业板公司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超过5亿元。
2018年上市的宁德时代,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市前增长约19倍、超10倍。“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投资,加强产业链协同。”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说。
为契合创新型、成长型企业发展特征,创业板不断进行制度创新。
在上市条件方面,创业板定位于服务“三创四新”企业,在支持新技术的同时,也支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;在支持创新企业的同时,也支持创造、创意特征突出的优质企业,板块定位多元包容。
“创业板首推‘小额快速’定向增发机制,对企业上市设置明确的定位和评价标准,设置更加市场化的重大资产重组制度,实行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等,形成支持创新企业的特色制度体系。”刘洋说。
“上市以来,公司已连续3年成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。”消费电子领域上市公司安克创新总经理赵东平说,创业板在股权激励方面较为灵活,减轻了被激励对象的资金压力,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。
并购重组是科创公司加快技术突破、优化资源配置、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。创业板在支持公司深耕主业的同时,鼓励其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。截至10月29日,创业板累计实施完成496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,涉及交易金额5547.78亿元。
支持超千家民营企业上市 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完善制度
创业板上市公司中,民营企业超过千家。
过去6年,医疗器械领域民企迈瑞医疗的研发投入接近170亿元。迈瑞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创业板支持下,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底气更足,未来将继续聚焦主业,坚持创新驱动,将前瞻性的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
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中伟股份副总裁邓超波表示,创业板50ETF在海外多个交易所同步挂牌上市,使企业与全球资本市场能够进行有效链接,助力公司在海外不断发展。
“创业板是民营企业上市的聚集地,为民营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战略布局提供了助力。”创业板上市公司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说,希望创业板能够多维度、系统性地发挥再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债券发行等功能,进一步升级“工具箱”,引导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。
记者了解到,下一步,创业板将着力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特征的发行上市、再融资、并购重组、持续监管等制度机制,全方位加大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、适应性和精准支持力度,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。同时,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,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,促进科技、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。
热门推荐
原神可莉要元素精通吗(原神可莉武器推荐)
原神赛诺是男是女 新角色性别介绍
原神四风原典适合谁带 是谁的专属武器
王者荣耀snk英雄哪个值得入手 SNK英雄强度排行
云顶之弈巨岩龙羁绊效果是什么 云顶之弈S7.5新羁绊巨岩龙效果介绍
暗黑破坏神不朽怎么加好友 为什么搜索不到id
王者荣耀国际服怎么登录 用什么登录进去
暗黑破坏神不朽**宝石强度排行 哪个五星**宝石最好
原神提纳里命座效果介绍 几命提升最大
无悔华夏渔樵问答8.25答案是什么 无悔华夏渔樵问答8.25答案分享
造梦无双千年独角仙技能是什么 造梦无双千年独角仙技能一览
原神菲谢尔阵容搭配推荐 皇女主C副C阵容配队攻略
热门手游排行榜